2012乌鲁木齐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发布
我市拟建7条BRT线路
本报讯(记者王媛媛)《2012乌鲁木齐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发布,根据乌鲁木齐BRT快速公交系统规划,我市拟建设7条BRT线路。
根据《乌鲁木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我市计划实施建设7条轨道交通线路。近期规划将建设两条轨道交通线。
2011年BRT的建立改变了我市单一的公交模式,提升了公交系统在整个交通体系中的出行分担比重。
昨日,记者从乌鲁木齐市城市综合交通项目研究中心了解到,《2012乌鲁木齐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主要对2011年首府城市发展、城市机动车发展、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城市公共交通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011年年底,乌鲁木齐市城市道路总长度为1694.65公里,比2010年增长了3.84%。然而与机动车总量的增长速度相比,道路建设速度落后于机动车保有量增长速度,道路供需矛盾加剧。截至2011年年底,我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40627辆,增幅30.7%。其中民用机动车保有量为278813辆。
BRT开通后部分路段最高减负能达34.81%
BRT3号线开通后沿线主要路段交通量变化;
BRT1号线开通后沿线主要路段交通量变化
2011年11月份,市城市综合交通项目研究中心对于BRT运行系统做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评估,其中涉及到的一部分内容是对BRT走廊部分重要路段交通量的分析与研究。部分路段交通流量都大幅度减少。
例如,在BRT1号线开通之前,新医路-克拉玛依路路段高峰期断面交通流量每小时有4034辆车,BRT1号线开通之后,此路段高峰期断面交通流量每小时有2992辆车,最高减负能达到34.81%,BRT3号线开通后,延安路至三屯碑路段最高减负能达到23.39%。
公交舒适调查车内拥挤、等车时间长
2011年4月初,市城市综合交通项目研究中心对乌鲁木齐市居民出行做了一次小样本调查,共对15个站点、10条公交线路发放了问卷调查,共收到了5000份有效问卷。此次调查包括居民出行目的、外出换乘、步行时间以及乘坐公交舒适等方面。其中在居民出行乘坐公交车舒适度调查中,认为公交车内太拥挤的市民占到29%、等车时间太长占到26%,不准时占到12%,剩余主要反映的是车况差、公交车太慢等原因。
目前我市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主要有常规公交、BRT快速公交及出租车三种方式。
所以在发展公共交通方面,今后首府将建立三级公交体系。第一级是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第二级是以BRT大容量快速公交为补充,既能弥补轨道交通的不足,又可以节省乘客的出行时间。第三级是以常规公交作为衔接的一种网络结构。(本报记者王媛媛)
来源: 乌鲁木齐晚报